• 哥伦布

医护工作服用什么清洗?专用清洁剂选择与流程

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医护工作服的清洗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健康与患者安全。不同于普通衣物,这类服装需要应对血液、药液、病原微生物等多种污染源。本文将从专业清洁剂选择、标准化操作流程到日常管理要点,为你揭秘医疗机构工作服清洁的正确打开方式,帮助医护人员建立科学的服装清洁规范。

一、医护工作服清洗的核心挑战

1. 污染源的特殊性

接触患者体液的医护服沾染着多重生物污染风险,包括血液传播病原体(如HBV、HCV)、耐药菌(MRSA)及呼吸道病毒等。2025年《医院感染控制年报》显示,未规范清洗的医护服表面菌落数可达普通衣物的50倍以上。

2. 材质防护需求

医用防护服多采用聚酯纤维混纺材质,既要保证透气舒适,又要具备防渗透功能。普通洗涤剂可能破坏面料涂层,降低防护等级。实验数据表明,错误清洗会使防护服防水性能下降32%。

二、专业清洗剂的选择标准

1. 医用级消毒成分

需选用含过氧化氢复合物季铵盐类消毒剂的产品,这类成分能在60℃以下实现高效杀菌。最新研发的纳米酶洗涤剂已通过ISO15883认证,对新冠病毒灭活率达99.99%。

2. 环保与安全平衡

符合YY/T0506医用织物洗涤标准的清洁剂需兼顾去污力与生物降解性。推荐pH值控制在6.5-7.5之间,避免强酸强碱损伤织物纤维。某三甲医院改用中性洗涤剂后,医护服破损率降低41%。

三、标准化清洗操作流程

1. 预处理阶段

污染区与清洁区严格分区处理,使用专用密封转运箱运送待洗服装。肉眼可见污染物需先用含氯消毒剂局部处理,浸泡时间不超过10分钟以防腐蚀面料。

2. 主洗参数控制

采用90℃高温洗涤持续10分钟,或60℃配合消毒剂洗涤。新型脉冲式清洗设备可将水耗降低35%,同时提升有机物去除率。洗涤后需检测ATP生物荧光值,确保<30RLU为合格。

3. 干燥与储存规范

医用烘干机需维持80℃以上热风循环20分钟,杜绝潮湿环境滋生细菌。储存柜应配备紫外线消毒模块,每立方米空间紫外线强度不低于70μW/cm²。

四、日常管理注意事项

1. 个人防护装备

清洗人员应穿戴防水围裙+护目镜+N95口罩,接触污染衣物后必须进行手部卫生七步法。某医院统计显示,规范防护使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降低76%。

2. 设备维护周期

洗衣机内舱每周需用专用除垢剂清洗,排水过滤器每日清理。建议每洗涤200次更换密封圈,避免生物膜形成。2025版《医用织物清洗指引》新增了设备生物负载检测频率要求。

面对日益复杂的院感防控形势,医护工作服清洁已从简单的去污操作升级为系统工程。专用清洁剂选择+标准化流程+精细化管理的组合方案,既保障了服装防护效能,又切断了交叉感染链条。随着智能传感技术在洗涤设备中的应用,未来可通过实时监测浊度、温度等参数,实现更精准的清洗质量控制,为医患双方筑牢安全防线。

本文链接 https://www.lwuuu.com/articles/10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天阶防护立场,如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涉及侵权问题,请立即邮箱联系593543551@qq.com或电话联系:18187524143,我们将在合理时间内予以更改或删除。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
精选文章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