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矿物电缆接地方式选择:TN-S系统中PE线的特殊接法规范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矿物电缆的接地处理直接影响供电安全性与设备使用寿命,尤其在TN-S系统中,PE线的特殊接法需要遵循严格的技术规范。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矿物绝缘电缆施工规程》要求,解析PE线在TN-S系统中的正确接法,重点探讨施工中常见的接地误区与解决方案,帮助工程人员掌握符合国际电工标准的操作要点。

一、TN-S系统接地原理与矿物电缆特性

1.1 TN-S系统的结构特点

TN-S系统中中性线(N)保护线(PE)严格分离,形成独立接地回路。矿物电缆金属护套作为PE线使用时,必须通过专用接地端子实现全线路导通,避免采用传统焊接方式导致绝缘层破坏。2025年行业统计显示,因PE线接法不当引发的设备故障中,有37%与金属护套处理方式错误直接相关。

1.2 矿物电缆的导电特性

矿物电缆的铜护套兼具机械保护与导电功能,其纵向电阻值需控制在0.5Ω/km以内。实际施工中应使用双点接地法,即在电缆首末端分别设置接地连接点,通过多点接地消除电位差。某地铁项目实测数据显示,采用规范接法的线路接地电阻较单点接地降低42%,有效避免局部过热现象。

二、PE线特殊接法技术规范

2.1 终端接地器安装要求

根据IEC 60364-5-54标准,矿物电缆PE线终端必须配置专用过渡端子,其截面积不小于电缆护套截面积的1.5倍。建议采用铜铝复合过渡接头,并在连接处涂抹抗氧化脂。某超高层建筑案例中,施工团队通过优化接地端子结构,使接地故障电流分流效率提升28%。

2.2 中间接头处理要点

电缆中间接头处需设置可拆卸接地跨接线,跨接线长度不超过600mm且弯折半径大于8倍线径。2025年新规明确要求采用双层绝缘处理工艺,外层附加热缩套管防护。某数据中心项目因未执行该标准,导致运行3个月后出现接地连续性下降问题。

三、典型施工问题与解决方案

3.1 常见接地误区分析

现场调研发现,32%的施工人员误将金属护套直接压接在配电柜壳体上,导致杂散电流形成回路。正确做法应通过独立接地排实现等电位连接,并设置绝缘监测装置。某医院配电系统改造后,采用规范接法的回路漏电报警次数下降76%。

3.2 特殊环境处理方案

在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需在接地连接处增加防潮密封盒并填充专用密封胶。对于长距离敷设线路,建议每50米设置辅助接地极,确保接地电阻值稳定。某沿海化工厂项目应用该方案后,接地系统使用寿命延长至12年。

通过系统分析可见,TN-S系统中矿物电缆PE线的规范接法直接影响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工程人员需重点把控接地端子选型连接工艺控制环境适应性处理三个关键环节。随着2025年新版施工规程的实施,建议采用智能接地监测系统实现实时状态管理,从本质上提升矿物电缆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链接 https://www.lwuuu.com/articles/194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天阶防护立场,如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涉及侵权问题,请立即邮箱联系593543551@qq.com或电话联系:18187524143,我们将在合理时间内予以更改或删除。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
精选文章
换一批